透過電影行銷城市是近年來台灣各地方政府積極學習的功課,但法國名導盧貝松帶著「露西」劇組來台,卻讓大家了解「電影城市行銷學」中複雜的文化與人性。
「露西」與台北的第一次接觸,原想捕捉台北異於香港、上海等華人城市的新鮮感,但也因媒體狗仔的半路殺出,引起一波波衝突。站在劇組立場,到外地拍電影是工作、也是創作,既要當地人士的合作、也希望受到尊重。站在媒體立場,盧貝松、思嘉莉約翰森都屬於明星級影人,別具新聞價值,自然緊追不捨。
每部電影都希望傳達某種訊息,但拍電影的過程,其實更要相互溝通。遠來的西方劇組到台灣,想拍異地文化與風景;在地的媒體看到西方明星,想要的無疑也是明星畫面和劇組規模。
因雙方僵持不下,情緒一來就會出現火爆場面,但冷靜下來,彼此妥協也許能有解決之道。當初李安到台中拍「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」,安排探班,就先為媒體的偷窺心態打了預防針。
國外劇組來台,除可將本地的景觀透過大銀幕進入其他國家觀眾的眼底,也為台灣電影工作者帶來學習機會與擴大眼界;但外國劇組來台,絕非只是看上景點,成本、技術提供與人力配合等都是考量,雙方如何共創雙贏才是重點。
以往台灣影迷想到盧貝松,就想到他的「終極追殺令」、「第五元素」,但現在提起他,可能只有「露西」與狗仔,盧貝松的「露西」讓大家上了一堂不一樣的電影課。套句製片李烈的話:「台灣很小,所以我們的心要更大一些。」這才是電影城市行銷的態度。
via udn熱門星聞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